吳桂英:奮力將長株潭都市圈打造為全國重要增長極
時間:2021-09-22 來源:長沙市商務局 作者:長沙發布
摘要: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賦予湖南“三高四新”新戰略、新使命、新定位,并勉勵“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要繼續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賦予湖南“三高四新”新戰略、新使命、新定位,并勉勵“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要繼續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印發實施《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這是省委、省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更是我們下一步深入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施工圖”。

作為省會城市,長沙將始終胸懷“兩個大局”,服務“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抬高發展坐標,與株洲、湘潭兩市攜手并肩同行,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推進“十同”為抓手,以強烈的省會意識、高效的省會作為,主動示范引領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在湖南“一核兩副三帶四區”發展布局中更好發揮“一核”作用、彰顯“一核”作為,在推動中部崛起、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

聚焦“三高四新”,高站位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要率先在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改革開放上有新作為、新擔當。

一是在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上,充分發揮長沙制造業比較優勢,加強三市的產業分工協作,做到資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場共拓,推動形成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產業格局;發揮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等平臺優勢,推進22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打造“1+2+N”先進制造業集群體系,培育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二是在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上,一方面,圍繞建設湘江西岸科創走廊,發揮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湘江新區、岳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等眾多創新平臺的集聚效應,主動對接國家科技戰略布局,爭取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落戶。另一方面,圍繞優化創新生態,加強與株洲、湘潭對接,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人才引進、評價、待遇等政策,破除人才跨區域流動障礙,營造吸引人才的大環境。特別是對落戶、住房、醫療、子女就學、創業扶持等問題,一個一個去研究解決,打造人才聚集地。三是在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上,與株洲、湘潭協同推進開放合作,對內加快形成高效有序的開放市場,對外共建全方位、高層次開放平臺,合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用好湘江新區、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中非經貿博覽會等開放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物流樞紐等開放載體,加強融合對接和聯動發展,放大對外開放輻射帶動效應。探索建設虞公港飛地深水港口,打通長株潭都市圈通江達海的突破口。

02

聚焦融城發展,高標準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要發揮長株潭三市同飲湘江水、時空距離短、相互聯系緊的優勢,加快融城步伐,推進融城發展。

一是抓好規劃一張圖。主動加強與株洲、湘潭的對接,在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交通、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中高度體現“一體化”的要求。特別是長株潭接合部發展和生態綠心保護建設、湘江兩岸的規劃布局,要有機銜接、統籌謀劃。二是抓好交通一張網。以建設長株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為契機,從鐵、公、水、空一體化發展以及客運場站銜接等方面,推進長株潭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快共建“半小時交通圈”。三是抓好片區一盤棋。持續加強重點片區對接,鞏固和拓展前期湘江新區對接湘潭九華片區和長沙河東南部片區對接株洲石峰區、云龍示范區及湘潭岳塘區的成果,在產業布局、城市功能方面形成互補,共同打造“半小時經濟圈”。

03

聚焦民本民生,高質量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三市人民共享都市圈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幸福感。

一是完善生態共保機制。聚焦重點領域,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完善生態補償、碳排放權交易等制度,打造高品質城市中央客廳,推進長株潭成為綠色融合發展的典范;完善環境共保聯治機制,強化生態環境協同執法,重點加強“一江一心兩岸”生態環境保護,協同解決水、大氣、土壤污染問題。二是完善服務共享機制。進一步健全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共建共享、流轉順暢、協作管理機制,聚焦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方面的民生實事,讓優質資源、公共服務為更多群眾所共享,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一體化帶來的好處。三是完善社會共治機制。深化政務服務一體化改革,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手段,在更大層面上消除城際“信息孤島”,合力建設現代化“智慧都市圈”;探索建立衛生防疫、應急管理、交通治理、行政執法等聯動機制,形成共建共治社會治理格局。

04

聚焦落地落實,高效率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要同舟共濟、上下同欲,自我加壓、創新實干,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合力推動長株潭都市圈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強化政策集成。大力推進長株潭開放平臺一體化、招商引資一體化、招才引智一體化、要素市場一體化、營商環境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形成政策的集成效應,有效破除地域分割、市場壁壘和行業壟斷,提升區域發展整體性、互補性、協同性,不斷擴大長株潭都市圈的影響力、競爭力。二是強化機制協同。進一步完善議事決策機制,推動議事決策制度化、常態化,確保高效、科學。進一步完善推進落實機制,實行清單式推進、臺賬式管理、掛圖式作戰,對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去執行,對省長株潭一體化領導小組確定的事項腳踏實地去落實,立說立行抓推進;進一步完善協調機制,定期協商解決重大問題,不斷提升統籌協調水平。三是強化力量統籌。做到既要讓政府更有為,也要讓市場更有效;既要在市一級深化,也要在區縣(市)、園區深入;既要在部門間互動,也要在企業間聯動;既要在官方拓展,也要在民間延伸,讓三市社團組織、產業聯盟、行會協會、民間機構積極參與進來,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局面。(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

(選自《新湘評論》2021年第16期)

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人人網騰訊微博網易微博0
關鍵詞:

上一篇:增長25.3%! 長沙外貿強勁提速

下一篇:參展商約1800家,2021食餐會將于9月10日在長開幕